台《專利法》修法:
台灣專利救濟程序大變革

台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2月30日公告《專利法》第15次修法草案,提出〈複審及爭議案的審理機制〉,擬整併取代現行再審訴願程序;另配套增加第五節之一〈訴訟〉,擬將專利舉發救濟由現行行政訴訟改採民事訴訟程序,藉此,訴訟的兩造將為專利人及舉發人,而專利專責機關不再是訴訟主體。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專利法》修法
2021年6月生效

中國《專利法》第四次修法,已於 2020年10月17日 由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

本次修法大幅提高專利權的侵權成本、並減輕權利人維權負擔,包括將法定賠償數額上限明文提高至500萬元、下限提高至3萬元;針對情節嚴重的故意侵權,法院可按權利人實際損失、侵權獲益、或專利許可使用費計算數額的1~5倍判賠;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於起訴前,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訴訟審理期間,法院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所掌握的資料,以減輕權利人的舉證負擔及放寬訴訟時效等等。

Continue reading

台灣《專利法》11月1日起 鬆綁多項限制

台灣〈專利法〉此次修法,對內配合經濟法規的鬆綁,對外因應國際規範的調整,進一步完善制度、提升審查效能,以利產業創新。其中重點內容包括:設計專利權保護期間由12年延長為15年,分割申請案之適用範圍及期限予以放寬等七項重點。

The amendment bill to Taiwan’s Patent Act recently passed by the Legislative Yuan, which extends the term of protection for design patents from 12 to 15 years, aims to create a more robust patent protection system, enhance the case review efficiency of patent remedie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innovation.

Continue reading

南韓《專利法》修法: 3 倍懲罰性賠償 + 逆轉舉證責任

韓國《專利法》修法導入懲罰性賠償制度,自2019年7月9日起,侵害他人專利權、或專屬授權的行為若是出於故意 (intentional infringement of patent rights or exclusive license),法院得科以懲罰性賠償,金額最高可達認定損失的 3 倍,除了充分賠償受害人,更意在遏止產業歪風—–不肯協商(支付)合理權利金,而是先侵權再說。

Korea has officially adopted punitive damages for willful infringements of a patent right or a trade secret. Effective July 9, 2019, any intentional infringement of a patent right or its exclusive license in Korea shall be imposed punitive damages. The amount is up to three times the damages recognized by the court…….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