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談錢傷感情」,面對由誰繼承事業這麼棘手的問題,家族企業通常避而不談,直到子女接手後才開始處理,引發許多衝突,其中也包含商標權歸屬的爭議。報章媒體上常見老店分家後,消費者無法判斷誰是「正宗老字號」、第二代也為爭商標互相提告的新聞,不僅侵害商標權,也影響民眾對企業的觀感。本次以近期「洪瑞珍」商標訴訟案為核心,討論相關法律爭議及可行的解決方式。
Continue reading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面對由誰繼承事業這麼棘手的問題,家族企業通常避而不談,直到子女接手後才開始處理,引發許多衝突,其中也包含商標權歸屬的爭議。報章媒體上常見老店分家後,消費者無法判斷誰是「正宗老字號」、第二代也為爭商標互相提告的新聞,不僅侵害商標權,也影響民眾對企業的觀感。本次以近期「洪瑞珍」商標訴訟案為核心,討論相關法律爭議及可行的解決方式。
Continue reading對於已註冊的商標,他人仍有合理使用空間,也就是商標權「效力不及」的範圍。
本文從近期一起觀光計程車業者的商標訴訟,說明商標合理使用的概念:出於誠實信用和善意而正當使用他人商標的行為,並不至於構成商標權侵害,並進而檢視臺灣商標實務上,「合理使用範圍」該如何認定,最後以臺灣類似訴訟,比較臺日兩地的法院判斷原則。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