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盡職調查 IP Due Diligence

image_print

現代科技與商業環境變化快速,除了自行研發,透過收購或授權取得技術也是強化實力的一種方式,可在短時間內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經營綜效。然而投資勢必伴隨風險,因此在投資前對標的權利或企業進行準確的評估顯得更為重要。

智慧財產權盡職調查(Intellectual Property Due Diligence, IPDD

企業在進行併購或轉投資等重大交易前,通常會委託專業機構深入調查交易當事人以及其財務、稅務、技術、經營與法律狀況。隨著大IP時代來臨,「智慧財產權」這項商業競爭中的新籌碼自然也成為盡職調查的重點對象之一。

相較於一般的有體財產權,評估智慧財產權的價值顯然更為困難,包含技術內容、權利種類、交易歷程及法律糾紛都必須列入考量,「智慧財產權盡職調查(Intellectual Property Due Diligence, IPDD)」也逐漸發展成一門獨立、專業的調查項目。

確立調查目的

目前IPDD大多應用於評估投資可能與風險,以及輔助IP布局規劃、內部管理系統建置以及資料整合。此外也建議多角化經營的企業或集團,在新事業的開發階段對該市場的專利現況進行盡職調查,或進一步進行產品或技術自由實施檢索分析(freedom to operate, FTO),以迴避可能的侵權風險。

調查流程及範圍

IPDD的流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而視個案調查目的,IPDD的範圍及潛在風險類型也有所不同,常見的調查範圍包含:

結語

科技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微小創意也可能創造出龐大商機,但要完成一筆成功的投資,仍然必須立基於謹慎且全面的事前評估。在沒有標準價格的智財市場中,IPDD可謂最有效降低風險的方式之一,建議企業善用資源,與具專業性的事務所配合,取得投資規劃上的助益,並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您可以在冠群IP部落格了解到更多智慧財產權管理訊息,如有相關規劃需求或任何問題,歡迎與本所智慧財產權規畫及策略團隊聯繫洽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