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TIPO年報:臺灣商標申請量創歷史新高 快軌制縮短審查時程效果顯著

image_print

2020年起,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經濟活動及民眾生活,在一片低迷的氛圍中,商標申請卻逆勢成長。根據智慧財產局公布之年報[1]統計,去年臺灣受理商標申請註冊件數、申請類別數皆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外國人申請量有下滑趨勢,整體走向評估應與新冠肺炎疫情密切相關。

2020年商標註冊申請人國籍/圖片來源:智慧局109年年報

本國申請量增17%:廣告、企業經營及零售批發居冠

隨著品牌意識抬頭,臺灣的商標申請量持續成長,2020年受理商標申請註冊件數達94,089件,類別數也達到119,660類,雙雙打破記錄[2]。智慧局表示,去年外國人申請註冊件數下降約12%,本國人申請件數卻大幅增加近17%,是總申請件數創新高的主因。

2020年商標申請案件數/圖片來源:智慧局109年年報

進一步分析商標註冊類別,本國人申請註冊類別以第35類「廣告、企業經營及零售批發」居冠,其次依序為第43類「餐廳、住宿等」、第30類「咖啡、茶及糕點」、第5類「藥品」及第3類「化妝品及清潔劑等」,漲幅介於13%-29%間。臺灣近年觀光及餐飲服務業內需量持續增加,受惠於2020年防疫成效佳,連帶餐飲、住宿等類別申請量也呈正成長;另外疫情也帶動藥品、化妝品與清潔劑市場,此從各該類別的商標註冊量增加幅度即可見一斑。

2020年本國人商標申請類別/圖片來源:智慧局109年年報

臺灣以外地區申請案件數:美國以外皆下滑

受疫情影響,2020年各國在臺灣申請案量皆呈下滑趨勢,其中以中國下滑25%幅度最大[3];而美國由2019年的3,621件增加至3,814件,微幅上漲5%。類別則以第9類「電腦及科技產品等」為主。

2020年外國人商標申請類別/圖片來源:智慧局109年年報

國人海外商標布局:中國申請案減少,歐美小幅增加

根據五大商標局公布的數據,近五年國人於海外申請商標註冊案件數以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申請案件數最多,2018年達23,356件,但2019年減少至19,719件;而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日本特許廳(JPO)及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申請的案件數則持續增加;向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申請的案件數則呈持平。

近年國人於五大局申請案件數/圖片來源:智慧局109年年報

快軌制度上路 商標案件加速辦理

因應案量增加,智慧局也於2020年5月起實施商標審查快軌機制[4],鼓勵申請人利用電子申請,並配合線上系統管控時效,有效加速審查流程。2020年平均首次通知期間降至4.7個月,平均審結期間則降至6.5個月,使申請人能更早取得權利,利於進行後續的業務推展。

商標註冊申請案處理期間/圖片來源:智慧局109年年報

提升審查品質 強化人員專業技能

為強化審查之一致性,減少缺失及審查疑義,智慧局著手進行一系列業務精進措施,包含:

  • 抽驗一定比例之案件,覆核審查品質,並加強宣導審查原則性問題,納入修訂審查基準作為日後參考。
  • 整合跨科審查意見、商品或服務歸類或核收、認定商標識別性或商標混淆誤認之虞等。
  • 針對重要議題舉行商標審查會議,提升審查一致性。
  • 檢討分析原處分撤銷案件,作為內部訓練及外部法令宣導案例。
  • 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跨國、跨領域業務交流及研討會,強化審查人員專業能力。

關於商標的更多最新消息,可以參考冠群IP部落格商標專區,亦歡迎與本所商標部聯繫洽詢。


[1] 智慧財產局歷年年報

[2] 根據智慧局年報,民國109年申請註冊件數為88年智慧局成立以來新高;註冊類別數則為92年採一案多類申請以來新高。

[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季統計

[4] 冠群IP部落格〈商標審查「快軌機制」上路!申請註冊省時又經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