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IPA:將加強打擊商標惡意搶註行為

image_print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作出聲明,表示近期將積極處理商標惡意註冊行為,以期回復市場秩序,使國內外企業皆能獲得應有的保障。

瞄準網紅效益 商標蟑螂橫行

隨著品牌商標的經濟價值提升,有心人士利用個別國家商標申請程序未要求提供使用證據的機會,趁機搶註商標的情況屢見不鮮;近年來又以中國搶註新聞更為常見。在中國,除了網紅、熱門關鍵字例如「雨衣妹妹」[1]、藏族青年「丁真」[2]被搶註後再轉賣外,商標蟑螂連文化遺址「三星堆」都不放過[3]。「搶註獲利」標的甚至一再波及國際知名企業,諸如Facebook商標戰、NBA球星麥可喬丹與中國「喬丹體育」的商標訴訟[4]、無印良品[5],以及亞馬遜AWS遭中企「炎黃盈動」提告商標侵權[6]等案件,每每引發國際關注及熱議,對中國IP保護形象亦是嚴重打擊。

中國《商標法》修正

有鑑於此,中國於2019年第四度修正《商標法》[7],明定打擊惡意註冊申請,同時加強對侵權及仿冒品的懲罰[8]與相關配套措施,於2021年3月24日發布《打擊商標惡意搶註行為專項行動方案》。

根據中國《商標法》實務,商標惡意註冊主要包括「惡意搶註」及「惡意囤積」兩種行為態樣:前者即是俗稱「傍名牌」、「蹭熱度」,或搶註國家重大工程名稱、公眾人物姓名;後者則是「不用先囤」,不以使用為目的卻申請大量商標的行為[9]。CNIPA於2021年3月24日發布《打擊商標惡意搶註行為專項行動方案》即是針對十大類「商標惡意搶註、圖謀不當利益,擾亂商標註冊管理秩序,造成較大不良社會影響的行為」加強取締[10],至於惡意囤積商標註冊申請的處理方式,CNIPA表示將再另行規劃。

後續成效仍待觀察

著名商標搶註問題一向是國際企業進軍中國、行銷品牌過程中的難解習題。即使是享譽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企業,也未必能在中國商標維權的爭議程序或訴訟中取得絕對優勢,中國政府對打擊搶註或仿冒的態度與政策,相形之下至關重要。這次商標法修正與CNIPA的政策推行通知,可以看出中國積極打擊惡意註冊行為的意圖,然而相關執行細節尚不明確,未來是否能真正有效減少商標搶註,並給予中外企業同等程度的保護,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1]抢注“雨衣妹妹”商标被驳回:对抢注“生意”说不

[2]盯上丁真商機 中國商標蟑螂搶註冊喊價80萬

[3]三星堆火锅、火神山胶水?商标恶意抢注该收手了!

[4]「美國喬丹」擊敗「中國喬丹」:一場歷經8年的商標訴訟終於塵埃落定

[5]正版告輸盜版?日本 MUJI 被判商標侵權,還要賠中國山寨270萬!

[6]中企搶註AWS商標 亞馬遜在中敗訴賠7千萬人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年修正)

[8]同前註7,第63條第3項:「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9]国家知识产权局:坚决反对并及时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

[10]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