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檢索預測 Apple Car 可能未來

image_print

2020年疫情肆虐下全球車市慘淡,但特斯拉全球出貨創新高,穩坐電動車銷售龍頭,遙遙領先所有挑戰者,股價一年翻八倍,一舉轉虧為盈。反觀外界期待能與之對決的 Apple Car 仍只聞樓梯響,上市進度的耳語依舊分歧,從今年9月~到2026年都有人預測。其實,專利活動反映的技術完備程度,也有其參考價值,本文且搜索蘋果研發團隊的專利足跡,來驗證 Apple Car能否馬上趴趴走?

蘋果想推出自家電動車,市場消息可追溯到 2015年初浮上檯面的電動車開發計劃「泰坦(Project Titan)」,但更早以前就對汽車產業產生興趣,其營銷主管Phil Schiller 2012年一次出庭作證就說過,蘋果進軍汽車業界的想法,甚至早於2007年上市的iPhone;前董事會成員 Mickey Drexler 2014年也公開提到,創辦人賈伯斯 (Steve Jobs) 有個 「iCar」夢,只是後來選擇先專注於 iPhone,而非當時就跨入強敵環伺的汽車產業。

Apple Car 的前世今生:一部車、還是作業系統 ?

2014年蘋果啟動泰坦計畫,由時任產品設計副總裁 Steve Zadesky領導,團隊規模在執行長 Tim Cook 支持下十倍速成長,員工人數一度破千,研發大軍在茫茫技術藍海中摸索,從靜音電動門、方向盤、車體內裝、油門踏板、AR顯示、LiDAR感測、甚至連球型輪胎 (Spherical Wheels) 都有其探究,只是車子整體設計方向懸而未決,連車子要採全自動、還是半自動這種根本大方向,高層都沒有共識,使得 Apple Car 能否問世顯得撲朔迷離,2016年初 Steve Zadesky 辭職走人後,一度傳出泰坦計畫要被終止的消息。

當年6月退休前高層 Bob Mansfield 回鍋掌舵,泰坦計劃也轉向自動駕車技術,而非是車輛實體,且同年5 月蘋果掏 10億美元,投資中國市佔率超過八成的最大網約車服務公司「滴滴出行 (Didi Chuxing Technology Co)」,媒體報導多認定,蘋果看準該公司擁有的海量數據,對於自駕技術的開發非常有價值。(註1)

Bob Mansfield 看管下,蘋果很快就有測試系統上路,加州有民眾 2017年初目擊,搭載偵測系統的蘋果測試車在開放道路活動;同年7月 Tim Cook 也罕見地公開證實自駕車軟體的研發,他甚至指出,自駕車所用的 AI (人工智慧) 是,所有 AI 項目裡最困難的,看似蘋果已經打消推出實體車輛的念頭了,但仍有中資證券分析師斷言,Apple Car 2023-2025年間問世。

接手泰坦計畫的電動車部門2019年1月裁員200多人,同時投入次世代車用電池的開發,目標減低電池成本、增加車輛行駛距離,另併購設計自駕車的新創公司 Drive.ai,留用大量工程師投入 Apple Car 的開發;2020上半年蘋果也跟新創公司 Canoo 探詢合作可能性,後者開發了一種可擴充的模組化電動車平台,成功吸引了蘋果的注意力。

專利活動軌跡   數字會說話

Apple Car 發展至此,約可區分為全車自製、自駕軟體、夥伴開發等三個時期,對比蘋果在電動車領域專利的活動狀況,或可一窺 Apple Car 實際推動進程,是否與市場消息一致? 既然蘋果電動車的開發團隊位於加州的蘋果園區,且相傳泰坦計畫始於2014年,我們於是鎖定蘋果 2014年至今在美國的專利活動展開探究。

針對汽車(含電動車)領域進行檢索,直至撰稿當下,相關美國專利約有110件,大致可以分為車體 (含車輛硬體、控制系統、安全設施等)、電池(含充電裝置、電池本體、配置等)以及 ADAS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含偵測系統、導航、人工智慧、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 系統……)等三大類技術,另檢索蘋果買進的相關專利,僅有3件 。

2014-2015年應該屬於研發準備期,僅有零星的專利產出。車體與ADAS在2016年的數量已經開始有上升的趨勢,兩者分別在隨後的2017~2018年間達數量最高峰。前述 Tim Cook 曾在2017年表示,蘋果會專注於自駕軟體的開發,隔年其車體專利申請案量也大幅萎縮,數量不到最高峰期的四分之一。

從申請數量來看,ADAS的案件數量比起其他兩類技術都要來的穩定,足以反映蘋果專注於此的態度。至於電池技術,雖然時有新聞傳出,蘋果團隊有許多電池專家,不過在申請案量上建樹極少,只有零星分布。

電動車部門 2019年1月 傳出大規模裁員,但申請量沒有明顯的變化,推估是同年6月併購 Drive.ai 後留用其大部分技術人才之故。有趣的是, Drive.ai 被併購後,之前所屬專利(截至撰稿當下)卻沒有一起被轉讓至蘋果。

從蘋果組建大團隊自行研發電動車、併購 Drive.ai 等決定來看,透過買入獲得專利並非蘋果在電動車領域的主要布局策略,根據檢索結果,蘋果買入的相關專利僅有3件,且都是在初期購入,內容也非電動車的關鍵技術(裝置連動、安全設施) 。

專利足跡  有助於  檢驗市場消息

從2020年至今蘋果與韓國現代、Nissan等車廠合作開發電動車的傳言層出不窮,但皆未見真正結盟;反而是老戰友鴻海開始積極布局,跨入電動車製造的領域,甚至與電動車廠Fiat、Fisker 開始合作。蘋果與鴻海的聯手會不會延續到嶄新領域?相當值得關注,也可以看出,Apple Car 上市的最後一哩路,蘋果可能打算與車廠協力前行。

從申請專利的技術來看,蘋果在車體上研發雖多有投入,車窗或車門等結構多有著墨,關鍵的動力系統技術不見明顯進展,電池技術情況類似,蘋果的研發團隊在電動車最核心的領域難有產出,這可能就是Apple Car遲遲未問世的原因之一。而蘋果在ADAS的研發相對成熟,則呼應其軟體與資通訊實力。

總的來說,Apple Car 甚麼時候會實現,現階段仍要看蘋果能否與其他成熟的廠商合作,就像Toyota社長豐田章男 (Toyoda Akio) 所言,汽車的銷售不只是掌握技術那麼簡單,在車子往往長達40年的產品週期,從供應鏈、經銷、售後到最終報廢車廠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Mr. Toyoda said he had no problem with Apple making cars, but he said car makers have to deal with many issues over the life of a vehicle, starting with obtaining the materials to manufacture it and ending with its scrapping decades later…)。

註釋:

  1. 2016年入資滴滴出行,蘋果未公開實際取得的股份,Didi 當年正式成立自動駕駛部門,並隨即到美國設立實驗室,陸續在美國多個城市、中國北京取得自動駕駛服務的測試牌照。

Reference:

  1. Mr. Mad, Apple Car 至少 2026才會現身,揭開蘋果電動車自動駕駛計畫, 2021-01-08
  2. Chuck Jones, Hitting The Brakes On Apple’s Electric Car, 2015-2-14
  3. MacRumors Staff, Apple’s vehicle project, focused on building an autonomous driving car, 2021-3-12
  4. Julia Love, Apple invests $1 billion in Chinese ride-hailing service Didi Chuxing, 2016-5-13
  5. Sean O’Kane,  Exclusive: Apple held talks with EV startup Canoo in 2020, 2021-1-12
  6. Benjamin Mayo, Apple may use Foxconn or Magna as contract manufacturing partner for Apple Car, 2021-3-11
  7. Patently Apple.com, Apple Wins a Patent for an advanced Head-up-Display that could project Holographic Imagery across the Windshield & Side Windows
  8. Peter Landers, Toyota Chief Says Apple Should Steel for Long Haul if It Enters Auto Industry, 2021-3-11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