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群電子報】2019年02月號

image_print

您好,

 以下為本期電子報,若您的郵件系統無法閱讀電子報內容,請點選本連結以閱讀網頁版、或隨時光臨冠群IP部落格更多了解國內外智財訊息及專題內容。

非常感謝您抽空閱讀本期電子報!若有任何疑問及欲探討之議題請不吝告知,謝謝!

網路成為全球仿冒品增長之溫床

因網路發達,網路購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因為如此,不肖業者利用網路無法確認商品品質之漏洞,販賣仿冒品予消費者,此舉不僅影響正版品牌之營收,更是侵害其商譽。

仿冒品可能透過各種電商平台或社群網站販賣,如: ebay、Amazon、Facebook、淘寶網、露天拍賣、蝦皮購物等。而仿冒品販賣的商品除了正版有在市面上販售過的商品外,還會自行發展其他商品,並標示正版之商標圖於仿冒品上,在市面上以假亂真已造成許多消費者受騙。

根據全球仿冒品(Global Brand Counterfeiting Report)之報告顯示,在2017年仿冒品之總額高達1.2兆美元,而同年因仿冒品販賣於全球網路上而讓真正的品牌損失了3230億美元。另,紐約州律師公會(NYSBA, New York State Bar Association)2016年春夏季統計,網路仿冒品造成美國經濟損失約135-2500億美金;經美國聯邦調查局、國際刑警組織、世界海關組織、國際商會估計每年世界貿易中約7-8%為假冒品,而其等值為5120億美元;聯合國報告至2015年為止透過網路銷售的仿冒品總售價預計達到1.7兆美元。

商標權人該如何預防?

各國採取商標保護之制度不同,若以我國為例,商標是否受保護採申請主義,若該商標非著名商標,首要條件需盡快於我國提出商標申請註冊。再者,所有在我國申請之商標皆可在獲准註冊後向關務署提出海關提示保護商標權申請;在發下核准保護期限後,該商標資訊會被登記在關務署內部系統,如此日後海關認為有疑慮之進出口品會即時通知商標權人或其代理人至扣留商品之管轄海關處所進行鑑定,以確認是否為仿冒品。

消費者如何分辨真偽?

除了各個正版品牌公開之辨識方法外,消費者可在網上購買商品時多注意,該商品之售價是否遠遠低於該品牌應有之售價,亦或網上售價是否以驚人折扣或優惠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該品牌是否真的有販售過同樣商品於市面上。

仿冒品已造成全球經濟重大損失,商標權人必須以全球銷售布局為基礎,除了提出在有銷售之國家向相關主管機關提出商標申請外,亦可提出與海關提示保護商標權申請,以確保擁有主張商標權的權益。

107年受理商標註冊申請前五大國家

如有任何疑慮,歡迎與本所聯絡!

法務商標暨海外事業務部

冠群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

Reference Links

發表迴響